|
|
律所动态 |
海普睿诚律所第二期青年律师境外研学计划圆满收官,在十余天的时间里,青年律师们赴名校、访名所、览名胜,在大洋彼岸为着同一个目标前行着!本期继续为您分享研学过程中律师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让我们跟随小编的步伐,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周小龙 :发现差异、寻找共性
波士顿、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法院、律所、法学院。一路走来,是一个发现差异、寻找共性的过程。
通过和美国法院及法官的互动交流,深切感受到美国人民对法律的敬仰之深,以及法律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地位之高。中美司法制度虽差异甚多,但追求正义和公平的本质是一致的。
这次研学体会最深的当属对几家律所的参访,其中规模最大的欧华律师事务所(DLA),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有90多个办事处,6000余名员工,构建了庞大的全球化服务网络。最值得借鉴的是欧华除按照法律实务组成专业团队外,还根据律师所具备的行业背景组成行业团队,形成八大专业部门,十大核心行业团队的纵横交错的法律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欧华法律服务的商业价值。胜信(STB)、德茂(DM)规模稍逊,但均在全美名列前茅,交流中所提及的律师调查取证权、复杂诉讼、风险代理、客户关系维护与传承、人才培养及储备等方面都和国内律师行业存在共性,值得学习借鉴。
有幸走访全美三大法学院(哈佛、耶鲁、斯坦福),尤其是在斯坦福法学院聆听了熊美英博士(香港籍)关于“中国指导性案例:司法实践与展望”的演讲,教授治学严谨,统计出大量数据说明指导性案例在中国各级法院判决中被引用的现状,从海外视角看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发展和现状。有趣的是我们在看风景,风景里的人也在看我们。
杜 娟:信念与责任同行
10月8日,告别华盛顿,研学团队从美东飞往了美西旧金山,加州的阳光晾晒了所有的疲惫,徐徐的海风将大家带入红瓦绿茵的斯坦福庄园里,聆听一堂颇具“中国味”的法学课。
熊美英,斯坦福法学院博士,2011年创办了中国指导性案例项(CGCP),致力推动中国司法适用的统一性难题。课程开始,熊博士概述了迄今为止最高法所公布的112个指导性案例及相关后续案件的适用情况,并通过分析特别案例引申指导案例对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就最高法的改革任务提出建议。课程在斯坦福法学院的普通教室进行,圆桌沙发,咖啡茶点,与国内高校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同,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气氛显得自由、宽松、活跃和亲切,熊教授不断提问,引导和启发思考,整堂讲座大家听的非常精神,频频互动,热烈交流。我不禁对熊博士研究中国法律20余年的坚守而感叹,更为她身为华裔对中国司法制度改革推动的责任而感动,同时,也对美国高校自由轻松的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所深深陶染。
指导性案例,公正适用法律的模范案例,用它来补充裁判说理有利于论证裁判的公正,说服当事人接受裁判。身为律师,法律的应用者,正义的实践者,我们应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在处理每个案件中正确适用法律,通过个案筑牢公平正义的基石。
姚 伟 :“我才刚刚上路”
归来,提笔,赴美游学后几日的情形纷纷涌入脑海。美国硅谷傲人的创收能力及其创业、创新文化已被全球效仿,形成自身特有的“硅谷文化”;旧金山(San Francisco)这座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的金门大桥、渔人码头、斯坦福大学美如油画般的风景,还有那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都让我们每个人爱上了加州的阳光。
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美国联邦最高院法院和那九位神一样存在的大法官的威严和神秘。联邦最高院开庭前夜甚至是前两夜,在门口打地铺排队为领取每日50张旁听票之一的美国人群,再次令我震撼。照相打卡之余,不由深思,是什么样的原因致使美国人民如此尊崇最高院的庭审和裁判?
梳理出以下几点以供总结:首先,充分尊重意思自治,非常注重和解。结合数日前在美国波士顿法院、纽约高等法院的交流了解,在美国各州法院系统,真正进入庭审程序的案件不超过5%。刑事案件主要通过诉辩交易解决。通过指控检察官和被告(被告律师)双方谈判力求达成“双赢”的方案,换取较好的办案效率。民事案件则更多的通过庭前和解方式解决,法官一般都予以认可。其次,严谨庭审程序,彰显司法的严肃性。程序正义极为充分的彰显,无论是初审或者上诉法院还是联邦最高法院。再次,陪审制度的严格落实,彰显司法公开和公信。除联邦最高院以外各州初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均必须有陪审团参与。最后,宽松的旁听制度和变态的安检措施。前者不必赘述,后者解下皮带、赤脚过安检的狼狈,确实另所有进过法院的人都难以忘怀。
罢笔,欲倒时差,转头一撇,时针指向凌晨五点半,惊觉这里已经是我中国西安,想必楼下街上已有奋斗者匆忙的脚步。再想想同行的三十多位优秀甚至卓越的律界先行者们。汗颜,我,才刚刚上路啊…
李 平 :大洋隔阻不了法律人共同的理念
本次游学的经历从北京横跨数千里太平洋到达美国,又横跨了美国的西海岸和东海岸,我们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们一同参观了律师协会、法院、律师事务所、大学,还有西点军校,每一次的游历和讲授都印象深刻、发人深省。但其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包括了以美国人为主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和以华人业务为主的国际型律师事务所。
在与这些律师事务所的同行交流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在诉讼业务中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在非诉业务中最大化的实现客户的商业目的。可以说,虽远隔千山万水,又分属不同的法系,但两国律师服务的理念是惊人的竞合,或许,这是全球律师共同的理念。
不管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法律教育,也不管我们所处的司法环境有何不同,作为云集精英的律师群体,真心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尽千方百计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这已成为全体律师的共同志愿。当然,在这种服务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具备商业思维,所以走出国门、走出行业,学习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还有商业思维,不再局限于传统法律的思考,必将成为律师高端商事业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游学只有短短十几天,缩小了律师同行之间心的距离,却放大了我们学习和包容的心胸。
韩 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赴美游学的后半行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参观。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准备旁听10月7日一早开庭审理的卡勒诉堪萨斯州案(案卷号:18-6135)。凌晨三点半就出发去排队(七点开始派号,对公众开放50余位),等赶到法院门口,我们一行人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有两列队伍,一列按顺序躺在睡袋、折叠椅上休息(后了解是等待10月8日案件旁听庭审的),另一列是旁听当日庭审的各种肤色人群的队伍,目测已经排到50多位了,后了解有人竟然是提前两三天就来排队的。为此,我们游学此站非常遗憾没能旁听庭审,没能见到神一般存在的九位联邦大法官,仅在法院内进行了参观,并在访客中心享用了西式早餐。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是美国最高司法官员,他们的任期是终审制的。联邦最高法院仅有半年多的审判季,一般在10月至次年6月间,审理的案件一般为下级联邦的上诉案件,或者出现违宪问题,大部分案件都涉及法院的解释或立法用意。为了表明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威,除非有大法官申请回避或者因事告假,开庭时全部大法官必须集体听审。整个庭审全程公开,向所有的公众开放,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以凭任何合法证件,通过安检后(堪比机场安检)来旁听,满足公众对于联邦最高法院庭审的所有好奇。从另一侧面上看,在科技手段运用上并不如中国,最高院推出庭审直播以来,有部分案件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不用亲自跑去法院旁听,不用半夜跑去排队排号,这一点我们中国的法院比美国法院的公开更彻底,更开放,如果有网络庭审直播,相信我们就不用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去美国旁听庭审了。
任寰阳:给时光以生命
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帕斯卡曾说过: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要虚度光阴。美国之行长达半个月之久,且前后为此准备时长就有数月,若没有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回,那这十几天的生命就只是时间流逝了。
参观欧华律所前,我自己感觉收获甚少,与如此远行之付出不成正比。诚然参观了几个世界级律所和与众不同、浑身金光的纽约律协,但当问起他们成功的秘诀时,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客户至上,勤奋开拓。这当然是货真价实的金玉良言,不过我自入行来便被恩师耳提面命此八字箴言,长久努力践行后在异国他乡再闻,一方面感慨我们确实在理念上与国际大所有所接轨,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全新豁然开朗之感而略有遗憾。
一切在华盛顿欧华律所(DlaPiper)有了改变。欧华律所位列世界金字塔之尖,欧华特邀嘉宾之一为前美驻华代理大使。当我问他中美司法制度有何让人印象颇深的相同点时,他给了我一个非常具有美国范儿的明确答案:中美都有很好的律师。
那一刻我心中响起万道惊雷!对这句答案的理解可再写一篇长文,我在此只写一句感触:律师职业本身的特性使其在各种不同司法制度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若想以他山之石攻玉的方式解决我心中的问题,落点必然回到律师职业上。而我做好这个职业,就是寻求答案的过程。
这就是我此次美国行的最大收获:印证人生选择之正确,笃定律师职业如信仰。此生必能闻道,生命定然精彩!
刘忠磊 :不观世界,何来世界观
不出去走走,会以为眼前就是全世界。只有走向世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追溯不同城市的历史,我们才能探索到更大的世界。离开了繁华喧嚣的纽约,我们继而游历了费城、华盛顿及旧金山。从费城到华盛顿,我们感受了美国从成立到崛起的历史变迁,独立宣言、独立战争、宪法制定、民权运动……,美国的发展不是意外,而是有很多人为它作出贡献和牺牲,如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等,他们的行为事迹让人感念、堪称伟大,这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一颗利众利他之心,当出发点是利众利他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众人的能量、众人的支持及众人的成全。
而作为一名法律人,一名律师,亦要树立利众利他的信念,这并非想要伟大,仅仅是想要以自己的专业维护每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在每个案件中都能够得到正确的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旧金山,我们来到了斯坦福大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坚实厚重、注定世代不易的建筑,那校园中的一片片绿色使我感受到斯坦福蕴藏着无限的未知,而无限本身孕育着不受束缚的自由,正如它的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自由之风永远吹拂)。
在斯坦福大学有幸聆听熊美英教授关于中国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分析的精彩授课,让我们感受到熊教授朴素的家国情怀,一位来自于香港的博士,不远万里来到斯坦福大学,深入研究中国最高法院指导案例,并将其视为推动司法改革的有利平台,她的这份精神与执着,让我们深受触动的同时更给予我们推进“法治中国”的信心与力量。
王 佩 :当才华撑不起梦想时,多去外面看一看
皇冠灼灼生辉,是梦想与荣耀的象征。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你就需要玩命的提升自己的实力。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一路走一路看,为期十四天的赴美游学已然到了尾声。对于这次短暂的游学经历,给我留下感触最深的可以四字概括:情怀、努力。
2019年10月7日,是国内休假的最后一日。这一天,也是我们旁听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庭审理的日子。在美国,前往法院旁听案件,不能预约,只能排队进场,而每天会控制在50名以内。我以为我们在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半前往法院门口排队已然足够勤奋和努力了,但当我们到达法院门口时,发现在我们前面,已经有当地的法学院学生以及律师彻夜搭帐篷排队。同为法律人,真的被震撼到了,这个国家对于法律的尊崇和情怀一时无法言喻,也让我重新丈量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对于法律信仰的厚度。不过,静下心来回顾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美国虽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法制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整个法律体系运行的效率与我国对比,相差太多,可能一个简单的一审民事案件结案在美国需要一年之久,在我国最多也就六个月甚至更短。效率在一个国家的法律施行层面是否高于所谓的形式正义,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律所,几天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DLA Piner(欧华律师事务所),其实对于律所管理架构,国内同仁大可不必一味迷信于国外律所如何如何高效及合理。律师作为全世界的共同职业,它本身的发展其实是一样的,本质来说无太大差别,每家律所都是在符合自身的前提下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这里不再赘述。但,对于专业,我们作为陕西本土律师,的确需要借鉴,在美国,律所的专业化分工已至炉火纯青,每一个案件基本都有相应的专业化律师以及行业专家坐镇,而且他们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国本土,国际化视野已经逐渐形成,作为年轻律师的自己更应见贤思齐,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化修养。
最后,美国之行归来,我想说,同行者比目的地更重要。见识比知识更重要。相信一个有胸怀并想方设法成就年轻人大胆往前走的律所,一定能走的更远!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宋 敏 :我们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来美国两周,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自由”:比如波士顿的自由之路、纽约的自由女神、华盛顿的自由钟;从林肯为奴隶自由的斗争,到马丁路德金为黑人自由的努力;直至今日,美国人为黑人、妇女自由的推进也从未停止过。但是,自由并不意味无序与为所欲为。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即所有的自由,都必须在法律的权限内并且通过法律予以保障:当没有某项自由时,通过法案赋予权力;当滥用某项自由时,通过诉讼予以限制。此行正好赶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开庭季,当我们凌晨三点半起床去法院门口排队旁听时,发现更有早行人已经排在了前面。为什么一个案子能得到这么多的普通并且看似不相关的关注,我想大概是因为联邦最高法院的每一个案子,都影响着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每一个人的权力。
在华盛顿,我们访问了全球排名第33的欧华律师事务所。这是本次研学访问的第四家律师事务所,每个所的定位、客户群体、管理模式都各具特色。但是发现,所有这些律所,都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共同之处:内部密切合作,外部高标准服务客户。一家律所得以发展并传承的道理,就是这么看似简单,却又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才能够实现。
最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一起看风景的人。两周的研学收获很多,但最大的收获,还是一同走过美国大街小巷的小伙伴。一起寻找答案、一起看世界、一起挑战体能的极限,当此刻坐在电脑前翻看照片时,每一寸时光都弥足珍贵。我们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我们仰望星空,是为了了解自身以继续行走。感谢,有一起看星星的人,有一同行走的伙伴。
童 颖 :越努力,越幸运
美国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阳光灿烂,充满温情的旧金山。金门大桥是旧金山的大门,被视为旧金山的象征,橘色的桥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雄伟。海边的渔人码头闻名遐迩,阳光照在船上,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可以称得上是阳光下别样的景致。斯坦福大学也同样沉浸在这明媚的阳光下,8000英亩的校园道路整洁,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房舍错落有致。
在这里,我们有幸聆听了熊美英博士关于《中国指导性案例项目》的讲座,对其身在美国,在重重困难下仍不忘努力推动中国司法改革的作为感到十分的钦佩,也对其谦虚谨慎、真诚友好、为他人着想的个人修养感到佩服。在熊博士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法律链接》杂志第六期已经发表,中国法律发展改革与指导性案例的重要性也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后,任职联邦巡回法院二十余年的法官向我们系统介绍美国法院体系与判例实际应用,在他回答同行者关于法官心中优秀律师标准这一问题时,他答到优秀的律师应该具备智商、真诚与努力,且努力最为重要。
是啊,每一个幸运的现在,都有一个努力的曾经。作为青年律师,我们才刚刚启程,愿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成就最幸运的自己。
上一篇:感受律师职业,体验律所生活——交大法学研究生主题实践活动 |
下一篇:海普睿诚青年律师赴美国研学(系列报道二) |
|
|